2011年1月4日星期二

04-01-11 救生衣非装饰品

救生衣,是很特别的衣物。

救生衣,也是非常奇怪的东西。

很多人见过它,知道它的存在,但绝少人使用过它。

它当然不是装饰品,作用不在于摆设,它是人们在特殊情况下使用的用具,发生危急事故时,需要藉它逃生。

所以,它叫作救生衣。

说得玄一点,救生衣的那个衣字,除了说明它的本质是衣物之外,还有另一层涵意,衣者依也,倚也;因为它是救生衣,要依靠它脱难,倚赖它救命。

这种依靠、倚赖心理,经过年深日久累积,变成固执的成见,认为有了它就可保平安,对它无须照顾,不必护理。

有怎样的前因,就有怎样的后患。

后患终于在这次丰盛港沉船事件中显露。

沉船事件发生那天,有一位商人乘坐的船只,刚好跟在出事船只后面。

当时,风浪很大,他那只船的船夫高声叫喊:“快穿上救生衣。”

慌乱中,大家急忙抓起一件救生衣便往头上套,却发现救生衣是破的,衣上的绳索也断了,根本不能使用。

那些摆放在船上的救生衣,没有人照顾,破了,绳索断了,没有加以修补或更新,变成救不了人的救生衣。

没人提点如何使用

这里值得注意的是,如此情况是不是只发生在商人坐的那只船上?其它载人的船只的情况又如何?

我不是经常乘搭飞机,不过每次乘搭飞机时,对示范穿着救生衣的“表演节目”,总会萌生奇异想法。

我在想,船或渡轮在水上川行,应该最需要重视救生衣,但那些海用救生衣,通常都是搁在船舱上,没人提点如何使用,也没人留意它们。

我又想,飞机在几万呎的高空上飞,万一出状况,从云霄直冲而下,以海洋与陆地的比例看,落入大海的可能性比较大。不过航空灾难比陆地交通意外发生的几率少得多,飞机落海的事件,可谓十分少有。

无论怎样加减乘除,算来算去,坐船总比乘飞机更应该重视救生衣,航空公司却对救生衣表现得更积极。

对一般飞机乘客来说,他们注意那些空姐的容貌,应该多过注意她们示范穿着救生衣的动作。

不过,航空公司并没有因此忽略对救生衣的重视,他们照章行事,不惮其烦地每一班机起飞时,向乘客示范穿着救生衣的步骤。

航空公司这种做法,就叫专业精神,也是负责任的表现。

他们对乘客负起了一项应负的责任。

救生衣其实是一种在危机意识下,为应变、应急而预备的物品,必须确保发生危急状况时,能发挥它的作用。如果失去这种功能,就不是救生衣了。

文章来源:中国报 作者:欧阳飞 2011010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