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4月16日星期二

16-04-13 百忍百让莫生气(3)

生活中,忍无处不在,忍无人不需。不能忍的人必然是害了别人毁了自己。勾践忍,才有三千越甲之吞吴;韩信忍,方得盖世威名之远扬。幸福和谐的婚姻生活需要忍,安全的驾驶需要忍,生意场适当的忍与让步会令你得到的更多。学会忍,领略忍的真谛,會在工生活中得心应手,游刃有余,最终收获一份丰厚的人生果实。

忍,是古代圣哲处世哲学的精髓,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忍是一种心法,一种涵养,一种考验,一种智慧,一种学问!它并不是怯弱的借口,而是强者的胸襟。

忍,可化干戈为玉帛,化惊涛骇浪为风平浪静。只要你能忍善忍,不知不觉中就会发现忍带來的好处远远大於造成的损失。

一个人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,要忍;一个人在事业上遇到挫折受到打击,要忍;一个人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,受到了他人的嫉妒诋毁,也要忍;一个人遭遇到朋友的误会亲人的误解,还要忍;一个人贫困落魄境遇不佳,更要忍;一个人功成名就前途远大時,特别要忍;一个人面对一切欲望一切引诱时,最重要的就是忍!

忍,总是使人感到痛苦。人在利益面前,在气恨面前,在良心面前,能够忍,能够有容让之心,这便是一个好人的表现。其实,对他人的恶不记恨在心,这才是一个做人真正的标准!

忍,是坚强,是力量,是无坚不摧、坚如磐石的信念!忍,是一种大慈悲的宽容。在生活中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尘埃,我们说它污染空气,但也是它又把我们的天空渲染得更加蔚蓝。当阳光照进室内会看到有许许多多细小的尘埃在飞舞,正是这些小小的尘埃在反射和散射着阳光,才使阳光变得柔和舒适。

大气层中尘埃还有过滤光的作用,它滤去太阳的红、橙、黄、绿等较强颜色的光留下的是较弱的蓝光,这些蓝光被大气层中的尘埃吸收反射和散射着,于是天空变得蔚蓝温柔。天空容纳尘埃其实是一种美丽的智慧。宽容是宽厚待人、容纳非言,乃事业成功家庭幸福之道。一切蝇营狗苟、芥蒂块垒,在宽容的阳光下将折射的更加柔和。

“海纳百川,有容乃大;壁立千韧,无欲则刚;上善若水,厚德载物。”衍传至今2500年的古语,今天的人们又有几个能悟出其寓意?

壁立千韧,无欲则刚,是由于它忍住了一个放纵的劣根;天空有容乃大,是由于它善于接纳万物;人的心胸寡欲则宽,多欲则窄,这是不辩的事实。

一个人的心里要是装了太多的不平,委屈,和怨恨,能怎样去从忍入德呢?易经说“君子以厚德载物”,这个[厚德]就包含着能忍善忍之德。忍是含纳万物,包容清浊,体现的是一个人的大度胸怀。宽忍是素质、品德、仁善、博爱的综合体。

作为人,一定要有谦恭忍让的涵养。这种涵养可使人谦虚谨慎,不骄不躁,不忿不怒,虚怀若谷地待人处事。今天的我们正处在纷繁复杂、物欲横流的社会里,难免发生各种矛盾和冲突,如何和睦相处?如何化干戈为玉帛?只有采用忍让的办法才可以调和人际关系,避免无谓的争端。

在生活中要谦恭忍让,虚怀若谷,忍小忿就大谋,得饶人处且饶人- - - 而不是“睚眦【yá zì 】必报,锱铢【zī zhū 】必较”。这样一来,我们就能将心比心地相互沟通理解,就能退一步海阔天空,就能摒弃嫌隙,和睦相处。

佛说:六度万行,忍为第一。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与忍。忍需要理智,容更需要肚量。“世上没有不能忍之事,只有不想忍之事。”我们要用忍和容來解决生活中的人际矛盾。坏的要忍,不起恨;好的也要忍,莫生贪!

终于绞尽脑汁,发泄般地把一个“忍”字,撕开了揉碎了嚼烂了,几天来,被世态被委屈被亲情被困惑被失望扭绞的心也渐渐平静下來。没食欲无困意,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,听着伤感的情歌,跟一个“忍”字较劲,用自己的方式发泄着,来寻求一种心理平衡。当我把一个“忍”字所折射出的所有概念都揉过一遍之后,心,随之也轻松起来,感觉就两个字“淡定”,原来人是在忍耐中淡定的。

“淡定”一词是这样解释的,它是指内在心态的修炼,到一定程度所呈现出来的那种从容、优雅的感觉。 淡定,是一种思想境界,是一种心态,是生活的一种状态。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这种心态,在生活中才会处之泰然,宠辱不惊。不会太过兴奋而忘乎所以,也不会太过悲伤而痛不欲生!
 
文章来源:互联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