寓言1·大葫芦
惠子对庄子说:"梁惠王送给我大葫芦的种子,我把它种到了地里。你猜怎么着?秋后收获了一个五石重的葫芦。我犯了愁,拿它盛水吧,它的硬度不够;把它劈成两半做成瓢吧,大得又没地方存放,所以我就把它毁掉了。"
庄子惋惜地啧啧嘴,说:"这就是您不善于驾驭大的东西了。我跟您讲一件事。宋国有个人世代以漂洗丝帛为业,擅长制作保护手不被冻裂的药物,有个客人听说了就找他商量,提出用100金买下这个药方。宋人召集全家商议,说:’我们漂洗丝帛,辛辛苦苦下来,不过收入数金,如今人家一开口就是百金,不如卖了它吧。’就这样,那个客人得到了药方。
"客人拿着药方去游说吴国的国君。恰巧越国前来攻打吴国,吴王发兵迎敌。时逢隆冬,又是水战,吴国兵士用了那种药物,手脚保护得很好,而越国兵士的手都冻裂了。越军大败。吴王拿出一块土地分封给贡献药方的人。
"药方和药效无论是在宋国还是在吴国都是一样的,没有任何变化,但有人因为它得以分封,有人拿着它却整天干着漂洗的苦活,为什么?所施用的对象不同啊。如今您有五石重的大瓢,干吗不考虑把它作为一条大船,坐在上面泛游江湖呢?看来先生您还是心中不太开窍呀!"
寓言2·支离疏
有个叫支离疏的人,残疾得实在厉害:脊背深深地弯下去,脸面比肚脐还要低,看上去好像藏在肚子下面;两个肩膀高高耸起,比头还要高;臀部朝天,肛门在上,两条大腿在平常人肋骨的位置。
他非常勤劳,靠给人缝洗衣服度日,足以糊口;有时候他还给人算卦,挣的钱可以养活十个人。国家有战事,他不袖手旁观,自告奋勇地加入军队;国家有大的劳役,总是因为他身患残疾而免于征调;国家赈济困难群体,他得到了三钟粮食和十捆柴。
这就是支离疏,一个以如此残疾的肢体来养活自己而终了天年的人。在一般人看来,残疾到这种程度已经是无用了,但支离疏做到了有用。
品评·这两则寓言讲的都是有用和无用的问题。
惠子得到了一个奇大无比的葫芦,认为它没有用处。庄子不这么看,他讲了一个护手药方的故事,用来说明事物是否有用,用处有多大,全凭自己来做主,这就是说,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没有用处的东西,所以大葫芦也能派上用场,不妨把它当成船,坐着它泛游江湖。支离疏的例子更有说服力,一个残疾到如此程度而被俗见认为纯粹是负担的人,靠着个人努力,不光养活了自己,而且还养活了别人。这两则寓言都是庄子的作品,表达了他对天地万物的崇敬之心。
有用和无用的问题是一个价值问题。一个东西有没有用,就看它是否符合对方的需要。譬如说太阳,太阳有价值是因为它能给万物带来温暖和光明。这看起来似乎由对方来决定,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它自己,因为它具有产生温暖和光明的能力。
生命也是如此,"天生我才必有用"。从来就不存在没有价值的生命,问题只在于人们是否去实现生命的价值。
世界上没有什么比不去实现生命的价值更可悲的了。
文章来源:互联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