寓言1·大鹏与斥
穷发的北面,有一片冥海,就是天池。那里有一种鸟,叫鹏,它的背部像是泰山,翅膀像是天边垂下来的云彩,乘着旋卷的风直上九万里高空,阻断高天流云,背负苍穹,然后打定主意向南飞去,前往遥远的南冥。
斥听说了这件事,嘲笑它说:"你还想往哪儿飞呢?我奋力一跃,不过几丈高就落下来,在草野间自由自在地来往,这已经达到极致了,而你还要去哪里呢?"
这就是大小之间的区别。
寓言2·介子推
晋国公子重耳结束了19年的流亡生活,返回晋国,终于当上了国君。
跟随重耳流亡的介子推不肯接受赏赐,写了一首诗表明心志:"龙在高空飞翔,游遍天下江山。五蛇紧随左右,精心辅佐照料。真龙返回故乡,九五之尊归位。四蛇各得其所,雨露恩泽沐浴。一蛇羞于富贵,独自枯死荒野。"然后,他把诗悬挂在重耳门前,进山隐居去了。
重耳听说了这件事,说:"啊!这一定是介子推。"便离开宫室住到别的地方,更换了衣服,以示自责,接着向全体士人和百姓发布命令:"谁要是能够找到介子推,赏给上卿的爵位,赐予百万亩土地。"
后来,有人在深山中遇上了介子推,他背着锅打着伞,这人问他:"介子推在哪里?"他说:"介子推不想当官只想隐居,我怎么能知道他在什么地方?"说罢,转身离去。从此再也没人见过介子推。
品评·世界上有形形色色的人,所以也就有了形形色色的志向。
大鹏和斥是两种不同的鸟,一个志在万里之外的青云,一个志在几丈之间的草野,其志向都出于它们各自的具体情况,都是它们自己树立的,都有着各自的道理,所以都应该得到尊重和鼓励。介子推和其他那四位追随重耳的人也是如此,前者志在隐居,后者志在仕途,也都是他们各自选择的结果。
所以,志向有大小的区别,没有高贵和低贱之分。九万里之外的志向比几丈之内的志向要大,但不能说大鹏的志向就比斥 的志向高出一等。这就是说,我们谁也没有权力去嘲笑别人的志向,你可以不理解,但不能勉强别人跟你做同样的选择。
其实,具体到一个人来说,无论是树立大志向还是小志向都是必要的。汉朝末年有一个读书人叫陈蕃,自幼胸怀平天下的大志向,常独居一室,埋头苦读。一天,他父亲的朋友来看他,见庭院凌乱不堪,就问他为什么不打扫一下。陈蕃昂然答道:"大丈夫应当扫除的是天下,岂能着眼于打扫一间屋子?"老人笑了,说:"连一间屋子都不愿意去打扫,又怎么能够扫除天下!"陈蕃顿时醒悟。
人生最重的是要有志向,并实现它。
文章来源:互联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