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2月6日星期一

06-02-12 欲望是天性

寓言1·伯乐的罪过

马本来生活在原野上,饿了吃草,渴了饮水。长着蹄子可以踏霜践雪,披一身皮毛可以抗风御寒。扬蹄跳跃,跨步奔腾,这是马的天性。高兴的时候彼此交颈摩擦,生气的时候就背过身去用蹄子踢打对方,马的智巧不过如此。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着,即使给它们建造豪华的宫殿也绝不会去享用。

好了,不知道从哪儿冒出了个伯乐,拍着胸膛夸口:"我善于治马。"于是把马从原野上捉来,用火烧它的毛,用刀子削它的蹄,用烙铁烫它的皮,用笼头套它的头,用绊索拴它的腿,关到马棚里固定在马槽上。经这么一折腾,马的天性死去了十分之二三。然而,这只不过是开了个头。接着便是饿它、渴它、赶它、打它、整它、治它,前面有用铁做的嚼子勒它的嘴,后头有用牛皮做的鞭子打它的屁股,据说不这样就不能使它屈服。到这时候,马就剩下半条命了。就这样,伯乐获得了"治马专家"的荣誉。

马里面最苦的是那些用于劳役的马。当人们强行把笼头戴在它们的头上,把车辕架在它们的背上时,它们就会左右张望,缩着脖子想从轭中退出来,要不就挺着脖子不让人顺利地把马具套在它身上,或者偷偷地脱掉嚼子和辔头,那模样神态活像个小偷。

是谁把马变成这样的,是那个叫伯乐的人!这就是他的罪过。

什么叫自然?什么叫人为?牛马天生四只脚,这就叫自然;用绳子套住马头,穿过牛鼻子,就叫人为。所以说,不要用人为去毁灭自然,不要用人情世故去改变生命,不要用牺牲去换取名位。谨慎地守持着自然的本来面貌而不丧失本性,就叫做返璞归真。

寓言2·浑沌之死

南海之帝名叫儵,北海之帝名叫忽,中央之帝名叫浑沌。
  
儵和忽经常到浑沌那里去聚会,浑沌招待他们很周到。儵与忽商量报答浑沌,他们说:"人身上都有七个孔,用来进行看、听、吃和呼吸,唯独浑沌没有,我们不妨试着给他凿孔。"

于是,他俩每天给浑沌凿一个孔,到了第七天,浑沌死了。

品评·这两则寓言讲的是天性。马的天性是自由自在地在草原上奔驰,人把马捉来按照自己的意志改变它,马的天性就蜕化了。浑沌的天性是浑然一体,没有缝隙,而儵和忽却偏偏按照人的样子改造他,浑沌也就不再是浑沌了。这就告诉我们,天性是不可人为改变的,人为的改变意味着消灭,是对自然的抗拒。
  
欲望是人与生俱来的东西,只要是生命,就一定有欲望,也一定要满足欲望,这就是人们追求欲望满足的合理根据。正如《吕氏春秋》所说:"上天使人有欲望,人不得不追求;上天使人有厌恶,人不得不躲避,人的欲望和厌恶受自于天,人不能自己做主,不能改变,不能更换。"

欲望是人的生命构成,是快乐的源泉。

文章来源:互联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