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2月6日星期一

06-02-12 知足常乐

寓言1·颜回的快乐

颜回是孔子最欣赏的学生,也是最穷困的学生。

一天,孔子叫过颜回,问道:"回,你又穷又没有地位,为什么不去做官呢?"孔子办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治理天下的英才,"学而优则仕",所以他希望学生们都能走上仕途。无论在人品道德上,还是在学问能力上,颜回都是第一流的,只要他乐意,进入官场并不困难,同学中许多不如他的人早就当上官了。

颜回答道:"我不愿意做官。我在城郭外有五十亩田地,打的粮食足够我喝上稠米粥;在城郭里还有十亩地,产的桑麻完全可以供给我衣服。平时弹琴自娱,从夫子您那里学到的道理足可以使我自得其乐。所以我不想做官。"

孔子高兴地说:"你的想法太对了!我曾经听说,’知足者不以追逐利益而烦劳自己,自得者不以个人损失而忧惧,有德者不以没有地位而惭愧。我诵读这些话已经很久了,今天在你身上得到了体现,这是我的一大收获呀。"

知足是一种大快乐。

寓言2·平凡的生活最好

从前有一只海鸟落到了鲁国都城的郊外,鲁国的国君把它迎到宗庙,设酒宴款待,演奏的是舜帝时期最隆重的音乐"九韶",膳食是猪牛羊都齐备的宴会最高规格的"太牢"。

鸟儿哪里见过这个阵势,眼花缭乱,惊惧忧愁,不敢吃一块肉,不敢饮一杯酒,三天就死了。

这是按照自己的习性来养鸟,不是按照鸟的习性来养鸟。鸟本来栖息在丛林,游戏在河洲,漂浮在江湖,以泥鳅和小鱼为食,随着鸟群飞翔和歇息,自由自在地生活。它们最厌恶听到人的声音,现在可好了,弄得喧闹嘈杂,它怎么能受得了?

品评·颜回之乐是快乐的一个典型形式。在《论语》中关于这种乐趣孔子是这样说的:"颜回的德行真好啊,一竹篮饭,一瓜瓢水,住在破旧的巷子里,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生活的忧愁,他却不改变自己的快乐。颜回的德行真让人称道呀!"

那么,为什么说这是一种乐趣呢?正如寓言中所说,因为它没有烦劳,没有忧惧,没有羞愧,而之所以没有这些精神上的负担和压力,就在于人们满足于一种平凡的生活,根本用不着去追名逐利,不用计算个人得失,也无须去与人攀比。这就是知足或者说是没有贪欲的好处。

与此相反的是另一种生活,也就是寓言中为海鸟提供的那种生活。面前摆着的是象征着名利地位的宫廷音乐和盛宴,人就好比是那只可怜的海鸟,战战兢兢,忧心忡忡。在这样的状态中过日子,人还能享受多少快乐?

文章来源:互联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