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人心足处处福”(此“心足”指物质文化生活),十一条规律,古人知者皆谙此道。人生福乐,与知足密切相关,知足则乐,务贪必忧。“万物安于知足,死于无厌”相反“祸莫大于不知足,得陇又望蜀”。
何以“人心之足处处福”?道理很简单,因为幸福是人们的一种感觉,即欲求满足后的快乐之情,它没有一条绝对的标准线。同样的生活水平,往往人心不同,感觉不同,有的知足,有的不知足。
人生于是,怎样才能做到知足常乐多福?这有许多方面,主要有两点:一是“寡欲”人都有七情六欲,但欲可抑不可纵,经验告诉人们,知足与欲望成反比,欲求越高,满足越少。反之亦然。人只有欲望适度,才能遂其所愿,获得幸福。否则,如果欲望过高,脱离实际,那就难以实现,难得满足,只能其欲多多,其乐少少。二是善比。所谓善比,“德比于上,物比于下。德比于上故知耻,物比于下则知足”如此对比,就会比出知足,比出快乐,比出幸福。相反,如果比物不比德,比上不比下,就只能比来不满,比来牢骚,比来烦恼,俗语:“思量自苦恼,知福便是福”就是这个道理。
文章来源:互联网